成长之路—领导力特征

之前一直想梳理下领导力与人才特质方面的内容,拖的太久了,今天开始动笔整理。写完这句就感觉完成了50%了。哈哈 :)

先给出一个我理解的特征图,下边再具体展开。(有不同理解或修正建议请留言)

一、概述

动机、性格、能力,是关键的人才特质,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1. 动机分析

和群动机与权利动机,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最优秀的管理者有高权利动机低合群动机

高成就动机的人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因为他们更关心自己做的如何,而不是影响其他的人。

2. 性格分析

巴顿(也许是最优秀的部下,却是最茶的司令):严肃、严格、好胜、自信、荣誉、张扬、勇敢、执行、坚强、责任、坚韧、冲动、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完美主义、自私、冷漠、狂妄自大、嚣张、缺乏同理心、以自我为中心、暴躁、单纯、古板。

二、动机

什么是动机大家都很好理解,学术角度的定义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 马斯洛需求模型

动机的来源有很多中,最为广泛的就是马斯洛需求模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心理学领域中,人本主义流派的重要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 一文中首次提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主要层次,每个层次的需求都建立在前一个层次需求的基础上。这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 麦克莱兰德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他对这三种需求,特别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

2.1 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一定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个体的成就需求与他们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政府的发展程度有关,社会风气也制约着人们的成就需求。

麦克利兰发现高成就需求者有三个主要特点(性格特征):

  • ① 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
  • ② 高成就需求者在选择目标时会回避过分的难度。他们喜欢中等难度的目标,既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一点成就感,也不是难得只能凭运气。
  • ③ 高成就需求者喜欢多少能立即给予反馈的任务。

优势:好奇与探索、专注于做事、追求卓越、获胜、达成目标、取得成功、获得成就、长远目标、客观、对事不对人、无法忍受清闲

不足:脾气大、要求高、授权少、过程监督不足、容易得罪人、做事太彻底(解决问题时把自己也解决了)。

如何对待:授权、支持、客观、允许试错、务实、理解。

2.2 权力需求(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

人们对权力需要的基本特点是希望影响他人,希望控制向下、向上的信息渠道,以便施加影响、掌握权力。他们对政治感兴趣,而不像高成就需要的人那样关心改进自己的工作。

权力需求是指影响和控制别人的一种愿望或驱动力。不同人对权力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权力需求较高的人对影响和控制别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

希望自己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会使他人的言谈举止、情绪反映,出现自己所期望的变化。希望抗拒来自外部的,改变自己的感情、思维、行动的企图

麦克利兰还将组织中管理者的权力分为两种:

  • 一是个人权力。追求个人权力的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围绕个人需求行使权力,在工作中需要及时的反馈和倾向于自己亲自操作。麦克利兰提出一个管理者,若把他的权力形式建立在个人需求的基础上,不利于他人来续位。
  • 二是职位性权力。职位性权力要求管理者与组织共同发展,自觉的接受约束,从体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

优势:影响他人、支持帮助他人、提出建议、给别人带来好的印象、与人争论、希望达成共识、给人带来情绪影响(快乐、敬畏、尊敬等)、死磕敢于冲突

不足:脾气急,在感受到冒犯和轻视时反应强烈

如何对待:投其所好、即将法、鼓励吃瓜群众起哄。

2.3 亲和需求( 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

亲和需求就是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高亲和需求者渴望亲和,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有时,亲和需求也表现为对失去某些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对人际冲突的回避。亲和需求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麦克利兰的亲和需求与马斯洛的感情上的需求、奥尔德弗的关系需求基本相同。麦克利兰指出,注重亲和需求的管理者容易因为讲究交情和义气而违背或不重视管理工作原则,从而会导致组织效率下降。

优势:温和、善解人意、正向情感关系、朋友友谊、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被喜欢、亲和。

不足:回避问题、原则性不强、喜欢妥协和让步,敏感。

如何对待:温馨关系、让对方感受到被接纳、帮助克服退让问题。

三、性格

性格,指在个体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人怎样影响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以及他的可被认识的内在和外在的品质全貌。

性格是一种偏好,没有好坏,其形成主要受遗传、教育、环境影响。不同性格的人擅长的事情也会有所不同。

1. 大五人格

大五人格(英语: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或人格海洋(英语:OCEAN model),是一种用于研究人格的五因素分类法。

从20世纪80年代,它在心理特质理论领域发展起来。在20世纪90年代,该理论确定了五项因素,每项因素可以进一步分为两小项不同的值:

  • Openness to experience 经验开放性(创新/好奇 vs 一致/谨慎
  • Conscientiousness 责任心(高效/有序 vs 奢侈/粗心
  • Extraversion 外向性(开朗/活力 vs 独处/矜持
  • Agreeableness 亲和性(友善/同情 vs 批判/挑剔
  • Neuroticism 情绪稳定性(敏感/紧张 vs 坚韧/自信)更新中…

 

参考:

大五人格特质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