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说的勇敢限定在工作推动这个范畴,原因是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积极主动的人,也觉得自己在努力推动,但是,其实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分类目录归档:管理工作how
成长之路—统合综效
成长之路—每天问自己3个问题
最近有些事情的推进不是很顺利,团队里很多人看着都很忙,但是都在做我们最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吗?你有在抢下属的活干吗?计划里排的对应的目标、收益、优先级够清晰吗?让团队振奋人心的战略规划在推动逐步落地吗?
成长之路—《杰克·韦尔奇自传》读后感
从Code Review 谈如何做技术
这两天,在微博上表达了一下Code Review的重要性。因为翻看了阿里内部的Review Board上的记录,从上面发现Code Review做得好的是一些比较偏技术的团队,而偏业务的技术团队基本上没有看到Code Review的记录。当然,这并不能说没有记录他们就没有做Code Review,于是,我就问了一下以前在业务团队做过的同事有没有Code Review,他告诉我不但没有Code Review,而且他认为Code Review没用,因为:
技术团队如何发现和培养Tech lead?
在影响团队长远战斗力的诸多因素中,比较有意思同时也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对tech lead 的选择和培养,这也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如何正确地开脑洞
猴子管理法则
猴子管理法则来源
背上的猴子——由威廉姆翁肯 (William Oncken)所发明的一个有趣的理论。他所谓的“猴子”,是指“下一个动作”,意指管理者和下属在处理问题时所持有的态度。其与Donald L. Wass在1999年共同创作并发行了介绍该理论的书籍《Management Time: Who’s Got the Monkey?》。
领导者:管理自己,影响别人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的,但是“领导”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首先,领导者必然会有部下或追随者,其次,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再次,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
合作共赢-既生RD何生PM
产品和技术是永远的矛盾共同体,非技术型产品经理可能会觉得:“即便我们拥有一只很强的技术团队,开发进度始终还是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凑,无法满足产品策划乃至营销方案的需要。”而技术人员也可能会抱怨:“一周一个样,原先的产品设计就没想清楚,现在又要变了,真不靠谱„”。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让产品和技术更好的沟通协作?
沟通和跨部门协作-主动扭转合作困局
小王,某公司老员工,入职后就在A产品线从一线工程师成长起来,三年后开始负责A产品线测试团队的管理工作,与周边角色打交道的机会很多,与周边团队合作一直都很顺畅。2013年8月,小王响应组织架构调整轮岗到另一个部门负责B产品线的测试团队管理工作。 小王发现:在带领测试团队与产品团队的融合中,出现与产品团队沟通不畅、协作效率不高等情况,并且这种情况,对一线团队的氛围也产生不良影响。 面临这种团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沟通影响-下属的越级沟通
小海是某公司C部门的一名一线PM,入职后在C产品线从一线成长起来,三年后TRANS到A部门PM团队,被领导大张提升为管理者,管理5人团队。 小海团队的成员虽然都很年轻,但他们的个人能力都很不错,工作积极性也很强,比较受领导信任,能够胜任交代的工作;其中小新是最突出的一个,他能够替小海分担很多重要的事情。工作上一切运转的似乎都比较顺利。 随着工作的逐渐开展进行,小海在review项目时发现小新常会接到一些大张直接指派的任务,直到项目开展了一半甚至完成后自己才会知晓。而小新对自己的能力也很自信,喜欢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经常绕过小海找到大张去汇报。对团队其他成员造成不好的表率。 小海感觉很困扰,不知道该怎样去处理这个问题。
沟通影响-向上沟通的艺术
王鑫给下属RD张华布置任务,希望能在1个月内增加几项新的功能。张华结合目前团队正在进行的几个项目,根据重要紧急程度,如果在1个月内增加这几项功能,人力压力很大,预计很难完成。于是张华跟王鑫提出能不能再多协调2个人过来支持?王鑫说,现在其他项目人手也都很紧张,估计很难协调更多的人力。张华听完之后,没再说什么,默默离开了。 最后项目delay了,王鑫很恼火,张华也很委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应该如何避免?
成长之路—什么是有效的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
- 内容的核心, 不是你想说什么,而是你希望对方听到什么 (注意,这里面有区别!)
- 内容要明确,有重点,有逻辑, 如果你自己不能3句话说明自己的核心思想, 你反思一下是否你准备好了。
- 常规汇报的内容,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达到了什么效果(比如上线,比如用户增加), 完成多少代码这样的话是没有意义的。 更重要的,你有什么问题, 以至于你现在没有能够完成你想要的。(这也是对周报的要求)
- 汇报的目的一般来说不是表功, 而是解决问题,如果你的项目一切进展很好, 可以迅速讲完。
- 进展不是看你有多忙,而是看我们离目标还有多远。
- 上级是来做决策和支持资源的, 不是来做问答题的, 除非特殊情况, 你不应该期待上级来解决你的问题。
论证观点
- 观点要鲜明, 论据要充足。 最忌自说自话。 自己说第一,最好没有用,用户买单是王道。
- 对于产品形态,大家都可以发表意见,不过记住, 如果没有数据,请尊重专业人士的判断, 你的观点只代表个人。
- 数据说话,一定要靠谱的数据, 经的起推敲。 切忌先有观点,然后找数据说明。 不管是否自己的项目,尽量有公正心看待结果。
- 所有写在ppt上的数据,要知道来源,计算方法,最要不得的是你拿着一堆你自己都不知道的数据去讲。如果你不知道, 说明你没有做好功课。 如果你觉得不需要知道,你就不需要来讲。
- 观点就是观点,没有一定对错,我们选择项目有很多考量因素, 没有选择你的观点决策不代表你不行, 不需要意气用事。
表达方式
- 所有的汇报,核心是内容,不是文字,不是形式,不是说话的长短。
- 一图胜千言,是指有内容的图, 不是胡乱的图。
- Ppt 不需要读,大家都认字, 你要讲的是ppt上没有的东西。
- Ppt 技巧的核心不是用什么花俏的形式,而是用最简洁有效的形式表达。举个例子,如果用三角来写, 应该是三个点上的内容是互相支撑的,如果他们没有这个关系,不要用这种形式。
- 数据要全面,但是切忌大量堆砌, 我们不是用ppt上数据量的大小来衡量你做的准备是否充分。
- 逻辑要自然,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结论应该是能够自然得到的,不能脱节。
- 每一页有且仅有一个观点。没有观点的ppt不要写。
成长之路—个人述职报告怎么写?
成长之路—《权力与影响力》读后感
积极情绪的养成
业务推动-管理“新人多、合作部门不信任”的新团队
王新是一名新晋经理,前不久被上级安排接手一个UE团队,新官上任几天,发现挑战颇多。该团队leader两个月前离职,到现在这段时间团队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目前团队有4个老人,其余10几个都是新人,能力参差不齐,很多工作都需要上级指导,另外管理者缺失造成人心动荡,士气低落,近期又有1位老同学提出离职,这还不够,该团队工作本身接口产品线就很多,要做好工作离不开这些接口部门的信任和配合,然而他们看到这个团队都是新人,觉得没什么可聊的,之前沟通他们完全忽略团队成员的建议,干脆直接拍需求让团队执行。可以想见,这种方式很难有高质量的项目产出。 遇到这种情况,王新应该怎么做?
提升你的职场影响力
所谓影响力,通常认为指的是用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影响力主要由权威影响力和非权威影响力构成。
空降经理人如何握到“权杖”
空降职业经理人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其失败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有一条,就是大多与权力有关。这里就包括:经理人如何要权,如何用权,如何授权,如何辞权等。本文先谈一下:职业经理人空降企业后,该如何取得应有的权力,即如何握到权杖?